《比多少》PPT课件中班音乐 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特色教案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幼儿园课件 > 中班ppt > 中班音乐ppt

《比多少》PPT课件中班音乐

时间:2022-10-18 16:24:49

《比多少》PPT课件中班音乐

1、小班数学比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在活动中会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娃娃图片

  2、帽子、围巾、口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图片

  师: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出门要带上帽子、围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围巾比较多少。

  1师:图上有什么?(帽子和围巾)

  有几顶帽子?(2顶帽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几条围巾?(3条围巾)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帽子和围巾哪个多?哪个少?

  三、围巾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条围巾?(3)几只口罩?(2)

  2、各用数字几来表示?

  3、围巾和口罩哪个多哪个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位小朋友?(3)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有几只口罩?(3)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帮小朋友带上口罩。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2、小班教案《比多少》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条围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头图片;

  2、矿泉水瓶、茶杯、书、盘子、小桌子;胡萝卜、鸡蛋。

  3、音乐

  活动过程:

  1、妈妈、小兔、小狗的出现,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看看,我变成谁啦?(师穿围裙)妈妈穿上围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咱们家养了小兔子,妈妈要给小兔喂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咱们家有几只小兔子?(两只)妈妈喂了几棵青菜?(两棵)让我数一数,看宝宝数的对不对。

  (3)、听听,谁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乐)是谁呀?(出示小狗)小狗也饿了,它们也想吃东西了,宝宝们,小狗爱吃什么呀?(肉骨头)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呀?请一个宝宝来说一说为什么?为什么要准备三根?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才能让每只小狗都有一根肉骨头呢?(三根)你们都叫我准备三根(出示肉骨头),那好,那请你们帮我数一数啊!正好这里有三根肉骨头,那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每只小狗都能得到,一只小狗一根肉骨头。

3、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

  活动目标: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活动准备

  1、图片-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

  2、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

  活动过程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

  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

  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

  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说明: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4、小班数学活动比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b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巩固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

5、中班数学比多少教案反思

  教材分析:

  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同时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每个阶段教育目标的的实现都为后续学习准备的,所以为了我们班在今后能把数学能力发展的更好,我设计本次活动《比多少》,让幼儿通过操作学习,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活动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一个接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能运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量判断”操作卡等。

  活动过程:

  一、经验准备

  游戏:抢椅子

  让幼儿分组上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幼儿人数和椅子的数量在4以内,并相差一个。提问: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坐几张椅子?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为什么?你有办法变成一样多吗?

  二、集体探索

  1、出示教具:数数,花园里开了几朵花?(4朵),蝴蝶飞来了,请小朋友帮助蝴蝶找朋友,一只蝴蝶找一朵花做朋友。(幼儿个别操作)蝴蝶多,还是花多?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给多的放个花片做标记。有办法让蝴蝶和花一样多?

  2、这里还有小鸭子和小鱼,谁来喂小鸭子吃小鱼?(幼儿个别操作)

  比一比,小鸭子多还是小鱼多?小花片放在哪里?

  三、分组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们先来玩“比多少”的游戏,小朋友把小筐里的两样卡片对齐排好,比比哪个多,用小花片做记号。

  玩好后举手让老师检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后面桌子上玩“哪两排一样多”的游戏。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第一次试教,由于材料的准备过于仓促,使活动没有达到预计效果,为了保证幼儿学习数学的效益和更高的兴趣,我就修改了整个活动,包括材料的准备,活动环节的设计我都加以了修改,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6、大班数学大嘴巴比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活动反思: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7、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教案

  设计背景

  我们班幼儿年龄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儿喜欢观察新鲜事物,乐意在玩中学识。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卡卡熊过生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 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 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c 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 巩固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8、大班数学教案:大嘴巴比多少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3.介绍新游戏玩法。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1.介绍配组游戏。“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幼儿园教案网]www.yiduiyi.net.cn/jiaoan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9、小班蒙氏数学教案《比多少》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涉及到的内容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用到的比较两组物体(5以内)的多少。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吃饭时用到最多的就是碗和勺子,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请孩子们自己对碗和勺子进行比较,孩子们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勺子放在碗里或将勺子和碗一一对应,这样孩子们在自己探索的基础上会较容易掌握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在孩子们掌握了这两种方法之后,紧跟操作练习,给每个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孩子们操作完学具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进行巩固。这样,孩子们会在自己感兴趣的基础上,较好地学会本次活动内容。本次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教学方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探索两组物体(5个以内)的多少。

  2、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掌握重叠和对应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会比较两组(5以内)物体的多少。

  活动难点:

  幼儿自己尝试找出比较物体多少的两种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超市游戏。(碗和勺子)

  2、学具准备:超市游戏。(每人手中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

  3、颜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组,每组不超过五个,用学具袋装好。)

  4、猫和老鼠头饰若干。(各占幼儿人数的一半。)

  5、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听音乐走线。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今天,老师买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个碗和五个勺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帮老师看一下碗和勺子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用重叠和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在幼儿发现了一种方法后,老师进行及时鼓励与总结,并强调是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若幼儿没有发现,教师要进行合适的引导。)

  3、分组活动。

  第一组:玩“超市游戏。”比较学具袋中的两种蔬菜,(每种蔬菜不超过五个。)哪种多一些?哪些种少一些?一样多?

  第二组:玩雪花片。比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种颜色多一些?哪种颜色少一些?一样多?

  第三组:完成操作册中第17-18页的练习。

  4、集体游戏:猫捉老鼠。

  教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放音乐《一只小小老鼠》。)

  每组8-10人,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每种头饰不超过五个。)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当音乐停止时,要请幼儿说出自己组中猫和老鼠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小朋友们今天真棒!都学会了两种比较物体多少的方法:重叠和对应。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小学具袋的门打开,把手中的学具宝宝一个一个装进去,不要忘记把学具袋的门关上!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一下男孩和女孩谁多一些?谁少一些?

  2、请幼儿回家后比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谁的多一些?谁的少一些?幼儿将学具收拾好。

10、小班数学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b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教案出自:快思老.师)

  (4)巩固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巩固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

11、小班数学比多少、一样多教案反思

  设计背景

  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采用角色游戏,让幼儿掌握:小猫多还是鱼多,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活动准备

  小猫,小兔头饰12个、狮子头饰1个,萝卜、小鱼若干,布置一个池塘,一块萝卜地,2只小篮子。

  活动过程

  1、听琴声幼儿入教室,教师扮演狮子大王,幼儿扮小猫,小兔。

  2、用角色的口吻启发幼儿比较小动物的数目一样多:狮子只有1只,比小兔(小猫)少,小兔(小猫)比狮子多。

  3、狮子大王带小动物做游戏:

  (1) 抓鱼:小猫轻轻地到池塘里抓鱼(鱼比猫多若干),要求猫先抓一条鱼,而后有2只猫再各去再挂1条鱼,比一比:小猫多还是鱼多。(鱼比猫多,猫比鱼少)

  (2) 拔萝卜:小兔到萝卜地里去拔萝卜(萝卜比小兔少),要求每只小兔拔一个萝卜,最后有2只小兔子没拔到萝卜,要比一比:小兔多还是萝卜多。

  (3) 比一比:小猫抓的鱼和小兔拔的萝卜谁多、谁少。(鱼比萝卜多,萝卜比鱼少)

  (4)找朋友:音乐起,小猫和小兔互相找朋友,找到后比一比:小兔和小猫一样多。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12、中班数学公开课比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重点和难点

  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

  说明:

  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材料和环境创设

  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

  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

  设计思路

  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

  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

  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

  说明

  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

  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

  (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说明

  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

  (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

  (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

  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

  说明:

  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

  反思:

  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13、中班数学游戏活动比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和比较事物数量的多少。

  2、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插卡板一块;硬纸皮做的红、蓝花各六朵;1―8数字一套;大骰子一个;场地布置:红、绿两个大圆圈;录音带、录音机;幼儿学具:红蓝胶花各六个,小骰子一个共五套;1―8的纸牌五套。

  活动过程:

  1、数数游戏:1―30。

  2、游戏:滚骰子

  两个幼儿为一组,每个幼儿六朵胶花。游戏开始,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凭输赢幼儿先后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的点数取出相应数量的胶花,比一比谁多?谁少?

  3、游戏:翻纸牌

  两个幼儿为一组。游戏开始,把1―8的纸牌反放在桌面上,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凭输赢幼儿先后翻一张纸牌,比一比谁多?谁少?

  4、游戏:占圈

  每次请8―10名幼儿游戏。游戏开始,幼儿听音乐绕着地上的两个圆圈走,音乐一停,马上站到圈里(引导幼儿分别站到两个圈里),比一比哪个圆圈的幼儿多?哪个圆圈的幼儿少?

  活动反思:

  每一环节都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以游戏化的口吻,使整节课循序渐进,在重点与难理解部分重复数数,让幼儿加深理解数字与数量间的关系。特别在操作探索与游戏中,我们都能看到幼儿好学、乐学的表情,对我来说,看着孩子这样的表现,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开心了。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孩子们也笑得更加灿烂。

14、大班数学活动大嘴巴比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2.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4.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5.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活动反思: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15、小班科学领域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能力。

  3.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老师扮演猫妈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二、帮猫妈妈喂猫宝宝

  1.教师示范给小猫排队

  师:我们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喂小猫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情操作比较好的孩子到前边示范

  4.请幼儿来说操作过程,教师在黑板上做

  三、巩固知识

  1.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师:我请孩子们有的扮演小猫,有的扮演小鱼,我们来表演一下好吗?

  2.“送猫宝宝回家”

  师:请孩子们把猫宝宝送回家吧。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活动反思

  优点:

  1.情境贯穿始终,真正吸引了幼儿。活动通过三个情境来让幼儿充分的利用视觉、触觉去感知,托班的孩子注意力时间段,利用情景贯穿,孩子就会比较感兴趣。活动之前,感觉孩子看到会乱,可是活动中教师明确要求了以后,大部分幼儿的表现都很积极,甚至有的幼儿表现的异常的好。所以,真实的“情境”能够真正的吸引幼儿。

  2.幼儿的经验准备很有必要。活动前我让家长给孩子渗透了比较多少的知识,所以孩子活动中,比较积极,有初步的经验,孩子积极性高,活动比较顺利。

不足及改进措施:

  1.细节处理不够。请孩子们喂小鱼环节,孩子会有点乱,再就是有的孩子会不知所措,自己玩自己的,所以每个环节要求在前,让孩子带着任务去参加活动。

  2.活动准备要充分。托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短,所以有的时候,一部分孩子会失去活动兴趣,所以我们活动前要充分设想活动中的每个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使孩子在活动时,自始至终都有兴趣。

16、中班数学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在四个以内的两集合间元素的多少。

  2.能够一个接一个地感知集合中的元素。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能运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活动准备:

  相应的图片若干、“比多少”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量判断”操作卡等。

活动过程:

  一、经验准备

  游戏:抢椅子

  让幼儿分组上来玩抢椅子的游戏,幼儿人数和椅子的数量在4以内,并相差一个。提问:刚才玩抢椅子游戏的时候,一个小朋友坐几张椅子?椅子多还是小朋友多?为什么?你有办法变成一样多吗?

  二、集体探索

  1、出示教具:数数,花园里开了几朵花?(4朵),蝴蝶飞来了,请小朋友帮助蝴蝶找朋友,一只蝴蝶找一朵花做朋友。(幼儿个别操作)蝴蝶多,还是花多?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给多的放个花片做标记。有办法让蝴蝶和花一样多?

  2、这里还有小鸭子和小鱼,谁来喂小鸭子吃小鱼?(幼儿个别操作)

  比一比,小鸭子多还是小鱼多?小花片放在哪里?

  三、分组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我们先来玩“比多少”的游戏,小朋友把小筐里的两样卡片对齐排好,比比哪个多,用小花片做记号。

  玩好后举手让老师检查,把卡片放回小筐,再到后面桌子上玩“哪两排一样多”的游戏。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此活动的第一次试教,由于材料的准备过于仓促,使活动没有达到预计效果,为了保证幼儿学习数学的效益和更高的兴趣,我就修改了整个活动,包括材料的准备,活动环节的设计我都加以了修改,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多数幼儿基本能够按照规则操作,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和幼儿还不能理解如何换组操作,今天的活动只进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阶段的活动,可能比较适合同一游戏,提供不同类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17、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大嘴巴比多少》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

  2、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

  3、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 ,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

  数字脸谱连线(1组);

  大嘴巴比多少(1组 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18、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设计背景

  我们班幼儿年龄不均,男孩子占三分之二,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儿喜欢观察新鲜事物,乐意在玩中学识。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卡卡熊过生日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展开教学。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学习用简短的句子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猫、小鱼图片和白纸若干。

  2、猫妈妈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教师扮演猫妈妈:“小朋友们好!知道我是谁吗?……你们能不能帮我喂喂我的猫宝宝呀?让我先来教教你们怎么喂猫宝宝吧……”

  2 基本活动:

  (1)教师示范:

  a先给小猫排队

  向幼儿说明要求,喂小猫的时候要说:“一只猫吃一条鱼”

  c 引出多和少(猫的图片比鱼的图片多1―2张)提问:为什么这只小猫没有鱼吃呀?幼儿讨论,教师从旁引导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让做得对做得好的幼儿上台来边做边讲

  (4)巩固复习:教师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3 巩固复习:

  (1)教师在黑板上做,(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但是由幼儿来说操作过程

  (2)让部分幼儿扮演小猫,部分幼儿扮演小鱼,让幼儿练习操作过程

  (3)“送猫宝宝回家” ――让幼儿把自己得作业放到教师指定的地点

  活动延伸: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玩具和器材让幼儿更多的操作比较,加强记忆。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19、大班数学优质课大嘴巴比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活动反思: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20、大班数学公开课大嘴巴比多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并会用“〈”“〉”表示其关系;第二层次:尝试用“〈”“〉”表示10以内数量的多少;第三层次:在成人指导下,学习判断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养成玩完活动后按类收拾的习惯。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教具:大的点点比较图三张,方格纸,数字(1—9),符号“〈”“〉”。

  学具:“大嘴巴比多少”(2组12套),每个幼儿2张,每张作业上包括点点比较图和方格纸;符号“〈”“〉”;水彩笔6支;印台每组2个,数字章1—9。

  配组学具:回形针拼图形(1组);数字脸谱连线(1组);大嘴巴比多少(1组提高型)。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复习有关数量关系

  1.玩拍手数数游戏(1—20):集体。

  2.序数游戏(1—10的接数):集体、小组、个别。

  3.根据点卡上的点子数做动作:集体、个别。

  二、介绍新游戏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号名称,并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边。

  2.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点点比较图’上盖了两组点子,它们分别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请仔细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多少?”(请幼儿个别回答)

  3.介绍新游戏玩法。

  根据点子数,知道相应的格子中应该用数字几表示。再根据比较点子的多少,知道是用“〈”还是“〉”,并把符号放在数字之间。

  4.请两到三名幼儿上来再次尝试。

  三、介绍配组游戏及玩法

  1.介绍配组游戏。

  “今天我们有两组新游戏,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其中,第一组中的‘〈’和‘〉’是直接摆放的,第二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笔去写的。其他组还有回形针拼图形和数字脸谱连线的活动。”

  2.鼓励幼儿去尝试玩新游戏,并抓紧时间玩遍所有的游戏。建议玩的快的幼儿,鼓励他们去玩难度高的一组新游戏。

  3.提出要求,玩过的游戏要按类收拾好。

  四、循环游戏

  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参与新游戏的活动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对个别有困难的幼儿通过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完成游戏,掌握方法。

  五、活动小结

  1.教师对幼儿游戏中好的行为、方法予以表扬。

  2.再次强化幼儿新游戏的方法。

  3.请幼儿为新游戏起一个名字。

  活动反思:

  一堂课下来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21、小班数学优秀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在活动中会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娃娃图片

  2、帽子、围巾、口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图片

  师: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出门要带上帽子、围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围巾比较多少。

  1师:图上有什么?(帽子和围巾)

  有几顶帽子?(2顶帽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几条围巾?(3条围巾)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帽子和围巾哪个多?哪个少?

  三、围巾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条围巾?(3)几只口罩?(2)

  2、各用数字几来表示?

  3、围巾和口罩哪个多哪个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位小朋友?"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3)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有几只口罩?(3)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帮小朋友带上口罩。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22、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感知和比较事物数量的多少。

  2、学习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游戏的方法。

  活动准备:

  插卡板一块;硬纸皮做的红、蓝花各六朵;1―8数字一套;大骰子一个;场地布置:红、绿两个大圆圈;录音带、录音机;幼儿学具:红蓝胶花各六个,小骰子一个共五套;1―8的纸牌五套。

  活动过程:

  1、数数游戏:1―30。

  2、游戏:滚骰子

  两个幼儿为一组,每个幼儿六朵胶花。游戏开始,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凭输赢幼儿先后掷骰子,并根据骰子上的点数取出相应数量的胶花,比一比谁多?谁少?

  3、游戏:翻纸牌

  两个幼儿为一组。游戏开始,把1―8的纸牌反放在桌面上,两个幼儿猜“剪刀石头布”,凭输赢幼儿先后翻一张纸牌,比一比谁多?谁少?"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4、游戏:占圈

  每次请8―10名幼儿游戏。游戏开始,幼儿听音乐绕着地上的两个圆圈走,音乐一停,马上站到圈里(引导幼儿分别站到两个圈里),比一比哪个圆圈的幼儿多?哪个圆圈的幼儿少?

  活动反思:

  每一环节都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以游戏化的口吻,使整节课循序渐进,在重点与难理解部分重复数数,让幼儿加深理解数字与数量间的关系。特别在操作探索与游戏中,我们都能看到幼儿好学、乐学的表情,对我来说,看着孩子这样的表现,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开心了。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孩子们也笑得更加灿烂。

23、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比多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在活动中会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娃娃图片

  2、帽子、围巾、口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图片

  师: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出门要带上帽子、围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围巾比较多少。

  1、师:图上有什么?(帽子和围巾)

  有几顶帽子?(2顶帽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几条围巾?(3条围巾)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帽子和围巾哪个多?(教案来源:快思教案网)哪个少?

  三、围巾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条围巾?(3)几只口罩?(2)

  2、各用数字几来表示?

  3、围巾和口罩哪个多哪个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位小朋友?(3)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有几只口罩?(3)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帮小朋友带上口罩。

  教学反思

  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

  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

  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

  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

幼儿园中班音乐ppt推荐 《打喷嚏的小老鼠》视频课件PPT教案中班音乐 《美琪妈妈捉迷藏》PPT课件中班音乐歌唱 《比多少》PPT课件中班音乐 《蓝天白云》PPT课件中班音乐 《山兰竹筒饭》PPT课件中班音乐 《小鱼群》PPT课件中班音乐 《好孩子要诚实》PPT课件中班音乐 《我们是中班的小朋友》PPT课件中班音乐活动 《理发师》PPT课件中班音乐 《三只小猪造房子(韵律)》PPT课件中班音乐 《可爱的小蚂蚁》PPT课件中班音乐 《水果恰恰恰》PPT课件中班音乐 《蜜蜂和花》PPT课件中班音乐 《化蝶》PPT课件中班音乐下册 《大鸵鸟》PPT课件中班音乐歌曲 《小兔子的菜园》PPT课件中班音乐优质课 《蜜蜂做工》PPT课件中班音乐打击乐 《朋友越多越快乐》PPT课件中班音乐活动

最新中班音乐ppt 《小树和小精灵》PPT课件中班音乐 《小蜘蛛》PPT课件中班音乐游戏 《快乐身体演奏会》微课动态PPT课件中班音乐节奏游戏 《金孔雀轻轻跳》公开课视频课件PPT教案中班音乐活动 《小黄鸭减肥记》公开课视频课件PPT音乐中班音乐活动 《机灵鼠小弟》公开课视频中班音乐律动 《小老鼠和泡泡糖》韵律优质课视频PPT课件中班音乐 《四小天鹅舞曲》公开课视频PPT课件中班音乐舞蹈 《爷爷为我打月饼》公开课视频PPT课件教案中班音乐活动 《小小粉刷匠》公开课视频PPT课件音乐中班音乐活动

相关信息 中班安全电的用处多教案反思 中班趣味体育游戏切西瓜教案 中班歌表演优秀猫咪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体育寻宝藏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物体的弹性教案反思 中班主题不随便喂小动物教案 中班健康小鼻子真灵教案反思 中班美术美丽的雨花石教案反思 中班语言设计我的名片教案反思 中班健康教案轻轻的打喷嚏教案